近日,第八屆中國智庫建設與評價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,會上正式公布了《中國智庫綜合評價研究項目(2025)AMI智庫入庫名單》《中國智庫綜合評價研究項目(2025)中國智庫特色案例名單和中國智庫參考案例名單》。該項目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組織實施,我校申報的中國農村教育發(fā)展研究院、東亞研究院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、教師教育研究院、國際教育法治研究中心、中國東北研究院、運動流行病學研究中心等7家智庫全部入選2025年AMI智庫。







國際教育法治研究中心提交的“國外教育法治動態(tài)系列著作”,入選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十年回顧特色案例特色品牌成果(著作);中國農村教育發(fā)展研究院提交的“農村校舍閑置難題破解:思路與策略”,入選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十年回顧參考案例特色品牌成果(論文)。這是繼2017年中國農村教育發(fā)展研究院首次入選“中國核心智庫”(AMI)以來,我校在AMI智庫評價方面取得的整體性重大突破。




“中國智庫綜合評價研究項目”(AMI)是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組織開展的、具有高度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全國性智庫評價活動,旨在系統(tǒng)評估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發(fā)展成果,遴選和推介一批綜合實力強、專業(yè)特色鮮明、決策影響力突出的優(yōu)秀智庫。智庫評選從吸引力(Attraction)、管理力(Management)、影響力(Impact)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,每四年評選一次。2025年度的AMI智庫評價吸引了全國高校、社科院、黨校等系統(tǒng)的眾多智庫申報,經過嚴格的入庫初審和入庫復審等多輪程序,最終從全國遴選產生“AMI智庫入庫單位”556家、“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十年回顧特色案例”64個、“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十年回顧參考案例”60個。
近年來,學校聚焦黨和國家重大關切,緊扣區(qū)域發(fā)展迫切需求,召開多場智庫建設與咨政服務能力提升研討會,邀請20余位智庫管理和研究的專家學者來校開展學術交流。本輪AMI智庫申報工作啟動以來,學校堅持統(tǒng)籌謀劃、整體布局、精心組織,全程跟進各家申報機構,打磨文本、梳理成果、規(guī)劃方向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目前,我校已建成若干在國內頗有影響力的智庫平臺,決策咨詢水平顯著提升,成果品牌得到業(yè)界充分認可。未來,學校將持續(xù)打造具有創(chuàng)新策源力、服務支撐力、品牌引領力的高水平智庫體系,在服務國家戰(zhàn)略需求和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進程中作出新貢獻。